在线咨询

  • 呼和浩特·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
  • 2024年3月9日—11日
微博
微信二维码

按下“数字乳都”快进键 跑出奶业振兴“加速度”

转型升级和创新已是谈论就奶牛养殖业行业的常用语,对于“乳都”呼和浩特而言,这早已是一句强而有力的口号。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围绕率先实现乳业制造4.0的目标,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全面加强对奶业发展全过程、全链条、全要素的支持和服务,全力打造“中国乳都”升级版。
 

发展,脱离不了时代。实现“乳都”奶业振兴,必然要置于数字化发展的时代浪潮中考量,只有吹进时代的新鲜空气、发展的新鲜理念、致富的新鲜思路,才能铺牢振兴轨道,与时代发展同向共行。当前,扬起数字之帆的“乳都”正在拥抱数字化发展的新机遇,在知数字、懂数字、建数字、用数字中,不断共享数字经济红利,踏上奶业振兴之路。




图片

“数字”奶业浪潮涌动

图片


 天色朦胧,白雾褪去,微光入眼,冬日清晨的暖阳照耀着敕勒川精品奶源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挤奶厅中,一头头精壮的奶牛正在通过电子耳标识别进入到挤奶厅中完成挤奶工作。
 

这里的挤奶机早已不是单纯的“挤奶”工具,变成了奶牛数据的集成中心。在挤奶过程中收集所有奶牛产量、乳成份、活动量、泌乳曲线和挤奶流速,然后以这些数据为基线,对于偏离数值的数据和操作发出警报。而记录这些奶牛每一天的生活日常也成了基地数据团队的主要工作。




牧场负责人赵国梁告诉记者,基地从08年建成开始就已经进行了数字化的管理和记录,通过奶牛佩戴的电子耳标识别、项圈、计步器等进行有效的信息识别和录入,十多年下来,在这座现代化牧场的奶牛们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更迭,而今生活在这里的7000多头奶牛都有着十分精准的档案信息。正是依靠着这些精准的“数据”,实现了对于基地奶牛高效、准确的日常管理工作。


当前,基地平均胎次达到5胎的奶牛有1000多头,这是一个值得“炫耀”的数据,要知道,对于很多牧场而言,由于在饲养管理中的诸多原因,许多奶牛未到产3 胎时就被淘汰。



奶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牧场主意识到数据对牧场管理的重要性,在呼和浩特市农牧局看来,只有收集到准确的数据,才能谈数据化管理,也才能保证精品奶源的供应。据畜牧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奶牛牧场管理水平,呼和浩特市积极开展奶牛“数字牧场”建设,引导牧场利用物联网技术,综合运用奶牛身份识别(电子耳标、颈圈、蹄带等)、奶牛健康状况监测(颈圈、蹄带等)、自动挤奶(计量)、自动饲喂(TMR精准饲喂、配料系统)、电子管理软件(南京丰顿、新牛人、小牧童、和牧兴邦)等软硬件,对牛群管理(个体)、挤奶、繁育、饲喂等关键环节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牧场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识别与管理。
 
目前,呼和浩特全市已建成包括内蒙古优然牧业敕勒川精品奶源基地、内蒙古优然牧业大阳牧场、内蒙古富源牧业(赛罕)有限责任公司牧场等奶牛“数字牧场”69家。

图片

为优质奶源发展做好保障

图片


近年来,国内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步伐逐步加快,为提高“乳都”优质原奶供应能力,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在提升奶业产业前端供给方面不遗余力。


2020年秋末,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建设万亩的全要素数字化饲草料种植基地喜获丰收。这得益于种植基地田间智能人工气象站精准的气象数据,从而选择出苜蓿最优收获时间和方式,并预测出苜蓿草割倒后晾晒最佳的翻晒时间,做到确保苜蓿叶子最大程度的保留在茎杆上,生产出最优质的苜蓿草。据呼和浩特市农牧局草业科工作人员介绍,利用智能感知技术提高精细化管理程度的做法,种植基地苜蓿亩产均提高了40%。
 
“对于奶业而言,草业的发展一直都是行业关注的重点,以前我们在种植苜蓿的时候最大的难题就是对苜蓿收获技术,特别是收获时机掌握的不够精确,造成很大的损失。现在有了空、天、地多维度的大数据分析能够精准研判收获的窗口期,从而做出最优化的选择。”呼和浩特市农牧局饲草饲料科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悉,目前呼和浩特市全市已完成全要素数字化、信息化饲草料基地建设1.2万亩,已初步为5万亩饲草料基地提供“空、天、地”一体的数字化服务。此外,集成了卫星遥感、气象预测、土壤墒情、灾害预警、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水肥药精准施用、精准种植等技术的“呼和浩特市三农大数据信息平台”的上线运行,为呼和浩特市全市推进数字化饲草料基地建设提供了支撑平台。


图片

推进信息“抓手”建设

图片


数字平台的应用,让“乳都”奶业发展更具实力。从2019年起,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开启了全市农牧业数字化时代,打造农牧业数字化信息平台的工作。
 
据介绍,农牧业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将分为“三步走”,一期重点做系统工作,整合历史数据,对全市农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基础平台;二期重点做应用平台,通过空、天、地、农机四位一体的互联网+、5g技术、物联网技术完成海量数据平台的数据收集、整理;三期则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算法对全市农牧业进行全面的解析,为政府、行业科学决策做出大数据支撑。
 
目前,农牧业数字化信息平台已经完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在呼和浩特市三农三牧信息平台一期建设内容基础上,完善农牧业数据信息标准,在数据标准与技术规范、管理规范等方面重点构建奶牛养殖业数据信息标准。据悉,该标准对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提出统一的信息标准要求,建设软件平台的数据基础,实现农牧业信息资源交换共享。


信息数据平台的建设本身从数据收集方面就是冗长而颇具难度的工作,但在呼和浩特市农牧局看来,“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数字化时代是“乳都”奶业振兴的重点方向,也是使全市农牧业完成数字化转型、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势在必行,也势不可挡。


图片

“真正做到爱养牛”

图片

 

12月初,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迎来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广袤的田野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线条,犹如一幅展开的锦绣画卷。此时,在位于和林格尔县大红城乡的红达牧场中,牧场总经理郑俊清正在手机上的“爱养牛”购物平台上查看牧场需要的耗材,“再有两个月就要过年了,牧场里的常用耗材需要提前储备一些”,郑俊清笑着说。
 
选购牧场耗材曾经是郑俊清感觉颇为麻烦的事情,货比三家对于养牛人来说尤为重要,“质量、价格、售后”缺一不可。“在‘爱养牛’平台上,牧场物资一站式购买,省事、省心、省钱”。对于养牛人而言,互联网的作用正在让养牛日常工作变得更为简单。



强化科技支撑与服务,积极推广“互联网+”,这正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奶业振兴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的方向。而通过“互联网+乳品产业链”的模式,搭建乳产业互联网交易平台,直连牧场与供应商,清除产业链中多余交易环节,实现流通环节的大整合,最大程度的为牧场降本增效,为乳产业发展和行业进步提供有力支持,这是近年来爱养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养牛)搭建的“爱养牛”平台所秉持“运用科技新价值,赋予产业新生命”信念下打造的新型养牛模式。
 
爱养牛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晓江表示,“爱养牛”在促进乳产业数字化融合创新发展中,积极搭建乳产业互联网交易平台,助推乳产业链互联网化。此外,“爱养牛”平台此前通过接入直播技术,让需求方和供给方可以面对面交流,省去了很多中间不必要的环节。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 对于像郑俊清一样的养牛人来说,在牛奶生产过程中,像毛巾、记号蜡笔等都是常用的消耗物品,长期以来,这类必需品价格一直相对固定,而“爱养牛”平台打通信息链,找到了源头生产商,让很多养殖企业以及牧场在成本投入上节省了很多的费用。
 
“降低牧场成本,把钱都用在奶牛身上,才能把牛养的更好,这是每一个养牛人都不会改变的初衷。”郑俊清说到。
 
谋必得,事必成。通过充分发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对乳产业的赋能作用,与产业链合作伙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的命运共同体,也将进一步刺激“乳都”发展的活力,吸引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的汇聚,打造新的发展高地。
 
“十三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启大幕。对于“中国乳都”呼和浩特而言,不仅有传统的优质奶源和优质牧草,还有聚焦乳业运行成本和交易效率的产业互联网,无论是以呼和浩特市农牧局为主的政府部门,还是以爱养牛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商务电子平台,亦或是大中小型牧场为代表的奶业市场,都在坚定不移奔跑在乳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着力建设“中国乳都”升级版的大道上。

    我们相信,未来的“乳都”奶业发展必将更加振兴、蓬勃,跑出属于自己的“加速度”。






呼和浩特市艾克思博会展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蒙ICP备18004729号-1